新闻中心



传承莫高精神·守护千年生命|普源精电(RIGOL)捐赠百万元助力敦煌莫高窟数字化
2024-01-12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它是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磅礴,也是戈壁茫茫卧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的瑰丽。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文化,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东西方文明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更对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推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01 莫高窟,千年时光堆砌的传奇


    千年时光风云际会,在敦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而莫高窟更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尽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历史更迭,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莫高窟是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她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历经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莫高窟见证了朝代兴衰、岁月轮回,踏足此处,便仿佛步入古代丝绸之路,见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见证中华厚重历史栩栩如生的演绎。




02 难以阻止的消逝


    令人痛心的是,经历多年来风沙和盐碱的侵蚀,莫高窟文物早已不复往日旖旎,络绎不绝的游客又加速了莫高窟的消亡。敦煌研究院表示:莫高窟正在老去,时间是莫高窟壁画长久保存的头号天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学者樊锦诗说过:莫高窟老化消失的趋势,只能延缓,无法逆转。近百年来,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已投入大量资源,采取了多种物保护措施,然而文物不可再生,如何将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始终是一个世纪难题。


03 数字化文物保护,存续文物内涵


    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数字化文物保护应运而生。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梅隆基金会共同开展敦煌壁画数字化和国际数字敦煌档案项目的协作技术研究项目,成功完成了对洞窟内文物精确、高清晰度的收集、加工与保存。通过多年的努力,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已卓有成效。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观赏,甚至能够通过VR交互等前沿技术,实现数字漫游,体验动静结合身临其境的敦煌之旅。




    然而,数字化保护仍然面临着方法流程规范、技术突破、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内涵,依然任重而道远。


普源精电:莫高窟的数字守护者


    众流和注,霈为大川;群山出材,巍为广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与组织关注到文物数字化保护这一课题,从不同方面提供了支持与资助。普源精电作为国内电子测试测量行业龙头企业,一直以来注重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了解到敦煌莫高窟面临的难题及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发展后,普源精电怀着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决定以工匠之心传承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延续文物生命。


    即日,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37)向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捐赠善款100万元,专门用于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在此次捐赠中,普源精电承诺,每销售一台数字示波器,就将捐赠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100元,总计完成不超过100万元的顶格捐赠,为期一年。




    此次助力数字化保护中国文物,数字化保护敦煌莫高窟,不仅体现了普源精电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多领域的创新能力,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的数字化保护敦煌莫高窟项目所使用的数字化设备,将采用普源精电的产品进行检测。普源精电至此成为莫高窟的数字化守护者之一。


    从文物保护到呈现形式的艺术创新,科技已成为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路径。普源精电期望尽自己的努力,助力敦煌莫高窟这颗璀璨明星能在历史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

 

1
想分享 扫一扫